男生買500元的包送女友被群嘲:七夕送什么禮物,才不廉價?
前段時間,微博上有人曬出了自己給女友買的包,并配文:treat your girl。
看得出來,他本人對自己選的包很滿意。沒想到網(wǎng)友們卻不樂意了。
有人說,真不愧是直男,選的禮物太糟糕了,女生根本不會喜歡。
有人說,這種便宜的包都爛大街了,如果有男生送我,我肯定會拉黑他。
不知何時,送禮物成為了大家評頭論足、互相攀比的一件事。
也有人替男生抱不平,難道窮人就不該擁有愛情嗎?
七夕花200元送禮物,廉不廉價?
想起之前,有網(wǎng)友發(fā)的一條帖子:七夕送女朋友什么禮物比較好,200塊以內(nèi)。
底下最高贊的一條評論是:不如送她一個自由。
我們評判不了網(wǎng)友的對錯,因為每個人的經(jīng)濟能力不同,能給予的禮物也不同。
無論200元,還是2000元的禮物,關鍵是看你要送給誰。
閨蜜小潔,在大學時很受男生的歡迎。每到情人節(jié),宿舍里總會堆滿男孩子送她的精美禮物。
有一次,一個追求者送給她一個很貴的包包。
小潔收到包后只看了一眼,又默默地把它還了回去。我們都很疑惑:這么漂亮的包,為什么不收下呢?
小潔卻說:我又不喜歡他,與其給人希望,不如趁早和人說清楚,免得耽誤了大家。
后來,小潔的初戀男友來學??此?。聽小潔說肚子餓了,就送給了她一個玻璃杯裝的小蛋糕。
吃完蛋糕后,小潔默默地把玻璃杯帶回了宿舍,細心清洗干凈,放在自己的書桌旁。
大學畢業(yè)后,小潔去了北京,也把小玻璃杯帶了過去。雖然后來男生娶了另外的姑娘,小潔也沒有打算丟掉它。
想起三毛《結婚記》里的一段對話。
荷西問三毛:你想嫁個什么樣的人?三毛說:看的順眼,千萬富翁也嫁。看的不順眼,億萬富翁也嫁。 荷西就說:那說來說去你還是想嫁個有錢的。三毛看了荷西一眼說:也有例外的時候。 那你要是嫁給我呢?荷西問道,三毛嘆了口氣說:要是你的話那只要夠吃飯的錢就夠了。 那你吃的多嗎?荷西問道。 不多不多,以后還可以少吃一點。三毛小心的說道。如果你喜歡一個人,他花200元買400個糯米糍,你也會感到開心;如果你不喜歡他,即使收到近1000元的化妝品,也會嫌棄他沒送個更貴的給你。
禮物不需要很貴,花心思就好
《告白氣球》中,有這樣一句話:禮物不需挑最貴,只要香榭的落葉。
我們都知道,收到最難忘的禮物,不一定是有多昂貴,而是一份難得的心意。
認識一個男孩子,結婚五六年了。每次出差,他都會給老婆帶一份小禮物。
去國外考察,他會在免稅店給老婆買一瓶她常用的乳液。去三亞開會,他會帶一箱老婆最愛吃的榴蓮和芒果。
雖然這些禮物并沒有花多少錢,但男孩子心里時時都在想著她。
很多男生覺得送女生禮物,要買鮮花、巧克力、昂貴的包包、香水、口紅,女生才會覺得自己被寵愛。其實并不是這樣。
身邊有一個女孩子,結婚四年了,算上戀愛已經(jīng)和她老公在一起七年了。每一年她老公過生日,她都會讓我陪她挑選禮物。情人節(jié)更是不會落下。
她會詢問我最近有沒有新開的餐廳,哪里適合兩個人安靜的吃頓晚飯。
我問她,情人節(jié),你老公會送你禮物嗎?
她說:會呀,我們兩個人都會選一些小禮物送給對方。雖然沒多少錢,但都是雙方的心意。每逢重要的日子,再忙他也會抽時間和我一起度過。
在《愛的五種語言》一書中,美國著名婚姻家庭專家蓋瑞·查普曼博士提出這樣一種觀點。
給伴侶有意義的禮物,體現(xiàn)出一種花費了心思和精力,并付出著努力的儀式感,它能讓對方感到你豐盈的愛。這些讓ta感到真切而踏實的幸福禮物,是婚姻中的保鮮劑和疲勞貼。
如果你身邊的人,在節(jié)日里費盡心思的找你要禮物。那么,你需要好好思考一下,自己是否給過對方ta想要的溫暖和浪漫。
當你聽到對方喜歡的東西,可以悄悄地記錄下來。在重要的節(jié)日里,將禮物送給ta。
我想,這種被記在心里的愛,會讓ta收獲極大的驚喜。
生活需要點儀式感
記得小時候,情人節(jié)并沒有被商家渲染的如此厲害。
那時,送給心愛的人一封信,或者在一起聊聊天,就是件很開心的事。并不會因為沒有收到禮物,就有所怨言。
如今,無論什么節(jié)日,送禮成為了一種熱潮。很多人開始相互作比較:誰送的禮物更貴,誰收到的禮物更多。
情人節(jié)收到禮物,固然開心,如果沒收到也不要太失望。畢竟,你并沒有損失什么。
可為什么情人節(jié),我還建議大家送禮物呢?
因為平凡而忙碌的生活,總會感到疲倦,感覺被忽略。而禮物,是情誼最好的表達。
想起歐.亨利的那篇《麥琪的禮物》。妻子為了給丈夫配一條白金表鏈,剪掉了自己柔美秀麗的長發(fā)。丈夫為了在圣誕節(jié)送給妻子一把鑲著珠寶的梳子,賣掉了自己祖?zhèn)鞫嗄甑慕鸨怼?/p>
雖然他們都失去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,但他們收到了對方濃濃的愛意與深情。
每一個儀式感需求的背后,都藏著一顆不安的心,想要的不過是一份愛的表達。
在古代,人們會沐浴焚香,撫琴賞菊,這是對生活的熱愛。
可如今,戀愛久了,許多人的生活不約而同進入死水微瀾的狀態(tài)。七年之癢不一定需要天崩地裂,有時不痛不癢也會蕩起波瀾。
別讓枯燥的生活埋沒了你的心意,也別把別人對你的好當做理所當然。
寫在最后
情人節(jié),我只想和你談一場柴米油鹽的戀愛。不需要太貴的禮物,不需要太過豪華的陣容。
只希望你能在綿長的生活里,為我用一點心。而我給你最真實的陪伴,足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