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保險怎么買?分享4個避坑攻略,新手爸媽看過來
家里有了孩子,那孩子的事就是整個家庭的事,在配置保險這件事上也容不得絲毫含糊。
給不斷在長大的孩童配置保險,可選擇的保險種類、保險產(chǎn)品都非常之多,不用擔(dān)心配不上保。
不過,這也無形中增加了配置難度,尤其是對沒啥經(jīng)驗的新手爸媽來說,在繁多保險產(chǎn)品中選擇出最為匹配自己孩子的,是一件棘手的事情。
作為家長,總是想把最好的給孩子,也正是因為愛子心切,才容易在給孩子買保險的時候踩到坑。
針對給孩子買保險的一些常見誤區(qū),小希歸納了4個避坑攻略,讓大家在避坑的基礎(chǔ)上買到對的保險產(chǎn)品。

攻略一:先大人,后小孩
經(jīng)??吹缴磉呌械母改附o孩子買保險是一擲千金,一年幾千上萬的保費是不帶扎眨眼的;而自己就簡單多了,有了醫(yī)保就完事。
其實,這種投保想法并不太正確。
首先,我們需要明白的是,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險!
對于絕大多數(shù)普通家庭來說,父母是主要的經(jīng)濟支柱,負(fù)責(zé)賺錢養(yǎng)家,同時也是孩子最穩(wěn)靠的保障。
如果一昧地只考慮到對孩子的保障,不惜余力地給孩子配置保險,而忽略掉對大人的保障,那當(dāng)家里大人發(fā)生意外、出了事,給孩子的保單繳費就將成問題,何談給孩子保障呢?
再一個,我們需要弄懂的是,保險是一種利他性的金融工具!
保險的最大價值不是體現(xiàn)在投保人或者被投保人身上,而是受益人上。
因此,大家要牢記,購買保險的正確做法應(yīng)該是先大人,后小孩。把大人的保障先安排好,再去考慮小孩。
這樣即使父母不幸出險,孩子還可以得到一份理賠金,用來維持正常生活的運轉(zhuǎn)。

攻略二:不要碰返還型保險
很多人覺得,花錢買了保險,如果平平安安沒生病,那這交的保費不就打了水漂嗎?想著不劃算,于是更青睞于【有病理賠、無病返還】的返還型保險。
具體展開說就是投保人發(fā)生意外的話,能夠獲得賠償金;沒有出險的話,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返還保費。
這樣看著是挺美滋滋的,但其實里面的水挺深的:
保費貴
返還型保險以返還為賣點吸引人,會從側(cè)面提高保費,降低保障成本。
通常來說,返還型保險比純保障型保險要貴很多。
保障少
大家可以自行去對比下,返還型保險的保障項目比較少,有的甚至只有幾種。
返還保費少
沒出險給返還的保費收益率很低,而且經(jīng)過幾十年的保險期限,容易出現(xiàn)貶值,更不劃算了。
所以,返還型保險不僅沒有全面的保障,而且也沒有較好的收益,最好不要買。

攻略三:慎重購買教育金
為了減少孩子未來的經(jīng)濟壓力,很多父母更青睞于帶有理財功能的保險,就比如說父母們??紤]的教育金。
想法是好的,但我們要明白的是:買保險,要先有保障,再做理財。
很多理財類保險的風(fēng)險保障并不完善,有的甚至沒有。一旦發(fā)生意外,很可能賠付非常少。
因此,對于教育金這類理財保險的購買,大家要慎重。
攻略四:買貴的不一定是好的
給孩子買保險,有很多不會挑選的家長會遵循一分錢一分貨、貴有貴的道理理論,挑貴的買就完事了。
但其實這個道理并不適用于信息極其不對稱的保險行業(yè),有的保險產(chǎn)品真的是貴得沒有一點道理。
因此,給孩子買保險,只要該有的保障都有,然后根據(jù)自己的預(yù)算進行選擇就行。